中新网西安11月29日电 (杨英琦)记者29日从华山景区管委会获悉,一名23岁大学生在陕西渭南华山景区失联多日,目前搜救人员已找到其背包和手机并确定身份信息。

据了解,该名大学生为王某,其父母于11月20日至华阴市公安局旅游警察大队报警,称王某11月17日离开学院独自到达陕西省华阴市孟塬车站后,手机于11月19日关机,没有返校,请求搜寻。
景区方表示,根据监控显示,王某于11月18日8时25分由华山门徒步登山,17时51分出现在华山东峰顶。经查,事发地发现有碰砸痕迹及其包和手机。监控显示,王某在华山景区没有同行者、没有发现被跟踪的情况,其活动行为自由。
22日,景区搜寻队在华山东峰下二台处搜寻,发现了王某的双肩包和手机、身份证等物,没有发现其他信息;23日,山民经组织到东峰沟底进行搜寻,没有任何发现。截至目前,尚未找到王某。
华山景区管委会表示,目前正全力配合警方开展相关工作,后续将继续加强巡逻及安保工作。(完) 【编辑:于晓】
中新网泸州11月29日电 (记者 王鹏)四川省泸州市纳溪长江大桥29日建成,将于当日24时正式通车。
纳溪长江大桥全长1545米,宽30.5米,由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大桥工程分公司承建,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合式结合梁斜拉桥,起于泸州市纳溪区麒祥路与疏港路交汇处,止于长江北岸江阳区方山镇白塔村,总投资6.88亿元。
11月29日,四川泸州纳溪长江大桥建成。邓波 摄
据了解,纳溪长江大桥的建成将有效连接泸州市纳溪区和江阳区,撤销连千子、磨盘滩、金海滩3座渡口,彻底消除渡运安全隐患,惠及群众近35万人,两岸群众往来将由之前公交绕行2小时缩短至步行10分钟。
当日12时,纳溪长江大桥正式开放“踩桥”,两岸数万群众走上崭新的大桥进行庆祝活动。家住桥头的白塔村村民刘开群背着一篓新鲜蔬菜,向对岸的纳溪区走去。“以前我去卖菜,要绕路走两个小时,以后走路十多分钟就到了。”她激动地说。
11月29日,四川泸州纳溪长江大桥建成,图为当地群众“踩桥”。邓波 摄
泸州地处长江上游,拥有长江、沱江、赤水河三大河流及14条小河流和近20座水库、湖泊,通航水域926余公里,水路水运发达,渡口码头众多,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多、压力大。
为彻底改变江河渡运安全被动局面,彻底消除渡运安全隐患,保障民众安全出行,近年来泸州市率先在四川省开展渡改桥试点示范工程,计划总投资64.53亿元建设49座渡改桥梁(长江7座、沱江2座、赤水河17座、其它河流湖泊23座),建成后将全面撤销江河渡口154个。截至目前,泸州市渡改桥项目累计已建成桥梁38座、在建桥梁共4座、开展前期工作7座。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大力推进渡口改公路桥专项工程建设,累计建成560余座渡改公路桥项目,还有部分项目由于建设规模较大,正加快推进,预计明年将基本消除跨江河一、二类渡口渡运安全隐患,群众出行将更加安全便捷。
当日,国道353线(方山至江北段)也建成通车,与纳溪长江大桥一起,共同将所在区域内东西向的国省干线公路有效串联形成过江环线,将助推四川与重庆毗邻地区路网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