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永州11月29日电 (周文 蒋丰年)11月28日,湖南永州市江永县举行2023年瑶族盘王节祭祀活动。
盘王是瑶族始祖,千百年来,瑶民心中永远不变的是对始祖盘王的无限崇敬。瑶族盘王节是传承瑶族文化与瑶族礼仪的重要活动,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也是一种增强民族向心力、维系民族团结的人文盛典。

江永县2023年瑶族盘王节祭祀活动。江永县委宣传部供图
旗幡飞舞,鼓乐齐鸣,一曲婀娜多姿的瑶族舞蹈拉开盘王祭祀典礼序幕。祭祀队伍依次步入祭祀广场。随着彩烟、鸣炮、牛角、长号、音乐响起,葵卯年盘王祭祀典礼正式开始,供献上牛头、猪头、羊头、猪肉、鸡、豆腐、鲤鱼,还有香型产品香柚、香芋、香姜等祭品,宣读祭文、祭拜盘王,瑶胞们完成祭祀,用歌舞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江永千家峒是瑶族发祥地和世界瑶族同胞的精神家园,是世界瑶族后裔世代寻觅的圣地、饮誉海内外的瑶族故地。这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孕育出独具特色的瑶源文化,国内外许多瑶胞到千家峒寻根访祖,引起了诸多学者关注。
江永县瑶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3.2%,平地瑶是江永县的主体民族,清溪瑶、古调瑶、扶灵瑶、勾蓝瑶是江永县平地瑶中的重要支系,形成了以勾蓝瑶寨、清溪瑶村、首家大院等为代表的瑶族传统建筑文化,瑶族传统歌舞文化有盘王歌、瑶族山歌、长鼓舞、春牛舞等,盘王节、赶鸟节、洗泥节、跳庙节是当地瑶族传统节庆文化。
勾蓝瑶洗泥节。江永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江永县整合千家峒景区的瑶源文化、生态资源、红色景点,大力推进文、生、旅、农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建成了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打造了一批兰花种植、香芋加工产业,实施了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千家峒景区成功列入国家4A级景区创建名单,刘家庄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千家峒成为全国首批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单位。
今年来,该县以举办旅游系列活动为契机,发挥“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农文体旅资源优厚”的特色,打造“农文体旅”融合新样板,为富民兴县赋能添彩。(完)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代表的城市更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如何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儿上,下实功解决老旧小区生活真难题?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旧改提供了一个样本。
酒仙桥旧改是北京中心城区规模最大、涉及人员最多的一次旧改。就在近日,一期项目的3450户居民搬家收房,多栋几十岁“高龄”的筒子楼完成拆除。涉及家庭多,矛盾阻力大,酒仙桥旧改是如何克难而行、攻关前进的呢?“站在群众的角度想,为了群众的利益推,靠着群众的力量干,努力实现‘温暖旧改’”,是酒仙桥摸索出的旧改经验。
一则,设身处地替群众着想,才能换来群众的真心支持。在老百姓那里,要不要支持旧改的重要顾虑就是自身利益有没有受损。这意味着,什么是好事实事,都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要把旧改政策普及到每一户居民,真心实意为群众利益着想,竭心尽力为群众福祉服务。

二则,旧改从纷繁复杂转向井井有条,全靠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作保障。酒仙桥旧改共涉及14个产权单位,因分房、换房、合户分户、子女析产等问题衍生出的矛盾层出不穷。敲开敲不开的门,感动松不开的口,正是各级工作人员的苦口婆心,推动旧改获得实质性突破。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动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在内的城市更新,人民是主体主力,人民福祉是一切旨归。历史街区如何活化利用?老旧小区如何通过改造换新颜?城中村怎样蝶变为理想中的模样?答案不一而足,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人民。满足好群众诉求、实现好群众利益,赢得群众支持,是做好城市更新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许多诸如加装电梯、解决停车难与提升绿化率等“两难”“多难”问题,尤其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兼顾各个群体需求,通过“绣花功夫”把矛盾化解于无形。
老旧小区改造不能只要“面子”不顾“里子”,而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考验的不只是治理能力,更有政绩观。改造前,要征集所有居民同意;改造中,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居民日常起居的干扰,尤其是停水停电停气停暖造成的不便;改造后,还要抓好社区治理升级。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仅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反会遭遇更多难题。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凝聚共识、化解矛盾、协力推进,才能让城市更新形成有序参与、有效治理的良性循环。

“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老城新生,寄托着我们这个时代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浪漫想象。把城市更新做细做实做好,就是政绩观的加分项。立足“人民至上”,采用“绣花功夫”,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和治理,定能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岳 谭 来源:人民网)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