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燃消费“主引擎”,促进经济固本培元(评论员观察)
消费活力旺盛,市场销售增长,折射出消费信心的持续恢复,印证了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孕育着国民经济固本培元、恢复向好的新动能
进一步促消费,既需要从需求侧发力,聚焦个性化、品质化和多样性的消费新需求、新动向,也需要从供给侧创新,不断以新产品、新服务回应市场的期待、大众的呼唤
不久前,吉林长春九台区庙香山温泉滑雪度假区迎来新雪季首滑。该景区新购置了雪服、头盔,新增了单板公园、越野雪道等设施,吸引众多滑雪爱好者前往打卡游玩。随着北方入冬,多地冬季旅游热度攀升,冬季运动相关消费品销售持续走高,生动反映出我国消费回暖继续跑出“加速度”。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比上月提高2.1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回升势头比较显著。延续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文旅出行等的火热态势,入冬以来“温泉”和“滑雪”关键词搜索热度明显上升,预订热潮也比去年提前了一周左右。前往海南三亚、广西北海等南方城市的避寒游客中,有近七成启程时间早于往年。消费活力旺盛,市场销售增长,折射出消费信心的持续恢复,印证了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孕育着国民经济固本培元、恢复向好的新动能。让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继续发力,消费的“主引擎”作用必将进一步彰显。

线下消费有序恢复,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上半年,全国61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平均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游客规模几乎达到2022年全年水平。今年1—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0%。正是由于服务消费的加快复苏,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94.8%,比二季度提高10.3个百分点。透过纷繁现象看本质、观大势,在服务消费、升级类消费等加快增长的有效带动下,我们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有坚实基础,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有充足信心。
进一步促消费,既需要从需求侧发力,聚焦个性化、品质化和多样性的消费新需求、新动向,也需要从供给侧创新,不断以新产品、新服务回应市场的期待、大众的呼唤。在江苏南京,玄武区打造的城市漫步街区,融合社交、游览、餐饮消费等多种元素,24小时“不打烊”,让游客领略古今交融的秦淮风情;在四川成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体育潮流运动”“体育风尚集市”等活动受到欢迎,运动、绿道、音乐、餐饮等多种消费新场景日益丰富;在新疆和田,约特干故城景区夜间演出,让众多游客跟着演艺的节奏在景区内展开沉浸式夜游,感受当地特色文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供有效供给,有助于培育消费新增长点,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更多潜能。

进一步促消费,离不开“有形之手”的积极作为。《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推出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改善旅游消费体验、加强市场综合监管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的行动目标。发展规划作向导,政策激励作支撑,有助于从供需两侧增强消费活力与动能。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新需求越旺盛,越要强化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以强化监管保障消费者敢消费,以优化环境让消费者愿消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释放消费需求,拓展消费新模式,把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下一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和接续政策,消费的“主引擎”作用将更加彰显。从长远来看,我们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国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高标准建设。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就能促进消费不断繁荣向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周人杰)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9日 05 版) 【编辑:房家梁】

中新网拉萨11月29日电 题:西藏阿里日土边境派出所:“背包警务”里的民意、民忧和民情
十一月的西藏阿里地区,最低气温已降至零下十多摄氏度。近日,西藏阿里边境管理支队日土边境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民警次仁罗布和张天宇驱车1个多小时,为牧民白玛多吉刚出生的儿子送证上门。
这是日土边境派出所民警平常的一天。该边境派出所辖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西北部,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日土县是半农半牧的边境县,农牧民居住分散,出门办事极为不便。
图为西藏阿里地区日土镇。任博 摄
派出所教导员沈小川说,针对辖区实际情况,派出所汲取“浦江经验”和“枫桥经验”推出“背包警务”模式,让民警多跑路,民众少跑路,提高民警矛盾纠纷化解、处警办案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水平。
“我店里有人发生口角,快打起来了,你们赶紧过来。”11月10日,派出所接到辖区一餐馆负责人报警,民警到达现场后了解到,在餐馆会面的朱先生和郭先生因工程问题产生纠纷,后矛盾升级至肢体冲突。
民警到场后分别听取双方的诉求、意见,又对双方进行安抚,缓解紧张情绪,并结合矛盾事实,耐心说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感谢你们费心调解,我们很满意,这事从现在开始就过去了,辛苦你们了。”双方对民警的调解表示感谢。
近年来,日土边境派出所辖区内工程施工逐渐增加,派出所主动将警务工作前移,及时把各类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与工地企业建立了规范化的警商沟通渠道,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制定办事清单,对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切实为施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该派出所先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9起,下放家庭暴力告诫书3份,排查安全隐患20余处,实现矛盾化解率达100%。

图为日土边境派出所民警上门为出行不便的民众办理证件。任博 摄

2022年2月,派出所民警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日土村村民土旦尼玛因小时候摔伤导致下半身瘫痪,无法前往派出所驻地办理更新身份证,了解这一情况后,户籍民警立即从背包中拿出相机,布置好背景布,将土旦尼玛扶起倚靠在墙边完成拍照。户籍民警在办好身份证后,再次上门将证件交到当事人手中。
为了帮助辖区老年人、残疾人及时补办二代居民身份证,户籍民警利用周末,将照相机、电脑等办证设备背到民众家中进行拍照、采集,为农牧民上门办证。
“我们所的‘背包警务’把‘最多跑一次’升级到‘一次都不跑’,创新举措节约了辖区农牧民和施工企业员工的时间。”派出所户籍民警元登说。
图为11月27日,西藏阿里日土边境派出所“背包民警”入户走访。任博 摄

今年以来,日土边境派出所共上门为辖区农牧民办理身份证18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办证5次,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暂住证616份。
派出所教导员沈小川说,一个普通背包,里面装满的是民意、民忧和民情,日土边境派出所将通过行走的“背包警务”,让民众获得更多体验,让基层警务更加亲民、近民。(完)